為進一步激發(fā)大學生探索物理世界的熱情,使學生們不斷深入了解物理學家們的工作,繼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夏佳文院士和唐曉東研究員后,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著名院士和知名學者進校園”系列課程第二節(jié)精彩來襲!
12月1日9點30分,我院邀請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段敬來研究員和趙環(huán)昱研究員在教學九號樓A區(qū)409室分別作了題為:“高能重離子束輻照材料研究”和“強流離子束產生加速及應用”的學術報告,為我院物理學專業(yè)新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專業(yè)導引課。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約200余人聆聽學習了該課程。
段敬來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高能重離子束輻照材料的研究進展。首先,段老師以臺球為例生動的向同學們講述了離子與物質相互作用機理。接著,段老師在離子束的材料輻照改性、離子徑跡蝕刻與應用和基于離子徑跡的納米材料研究三個方面做了講解。最后,段老師對本次報告內容做了總結。在之后的互動交流過程中,段老師回答了許多同學們感興趣的問題,進一步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趙環(huán)昱老師給同學們講解了強流離子束產生加速及應用。趙老師分別從強流離子束的產生,強流離子束的加速與強流離子束的應用三個方面作了詳細解說,并且用牛肉面為例對強流離子束的加速做了生動講解。最后趙老師介紹了中科院近物所在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之后,趙老師回答了許多同學們感興趣的問題,現(xiàn)場氣氛十分活躍。
最后,張登紅院長代表學院向段敬來老師和趙環(huán)昱老師表示感謝,這堂精彩的導引課使同學們受益匪淺,通過此次報告會,我們不僅學習了關于“高能重離子束輻照材料研究”和“強流離子束產生加速及應用”等方面的知識,也了解了中科院近物所在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