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伴隨著新年的腳步,新型肺炎冠狀病毒疫情的蔓延,打破了武漢這座美麗城市本該有的寧靜,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生死戰役中,武漢市中醫醫院放射科里的這群90后醫師,他們無聲扛起了肩上的責任與擔當,勇做抗擊疫情的影像診斷先行軍,為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們牢牢筑起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控屏障。
武漢交通管制
1月23日凌晨2點,為防止疫情繼續擴散,武漢宣布交通管制。
28歲的龔慧,自去年7月份研究生畢業后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放射科工作,工作的第一年,本來要返回隨州廣水老家過年的她,在武漢交通管制后,選擇和同事們一起留在醫院,共度時艱。
臨近大年三十,無數人開始集體涌進醫院做檢查,他們都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存在感染風險,健康就回家過年,有感染就留在醫院做治療。
“烏壓壓的人群,密不透風,將整個放射科的大廳都圍了起來,我之前從未在晚上見過這么多人。”交通管制前,龔慧已經連續上了兩個24小時的班。
22日當晚,龔慧從下午5點一直忙到凌晨2點半,在連續做了100多個CT之后,才有時間坐下來喘口氣。“當時就感覺自己呼吸困難,快要窒息了,但是大家都很焦慮,不做完檢查不肯走......”
23日上午,龔慧醒來從同事那里得知交通管制的消息后,感到事態嚴峻,十分平靜地給家里人打了個電話,告知他們自己今年過年就不回去了。龔慧的母親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過年期間同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她十分支持龔慧的決定,讓她履行好自己作為一個醫生的職責,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輾轉曲折的返程路
“汪老師,我聯系了黃岡地區接送醫務工作者回武漢的人,不出意外應該明天可以趕回去上班”。1月26日晚6點半,27歲的王晶和科室的汪鵬老師表示自己終于找到了回武漢的辦法。
1月19日,王晶回到黃岡市麻城和家人團聚,按照原計劃她將于大年三十之前趕到醫院接同事的班。
武漢交通管制的當天,毗鄰武漢僅100公里的黃岡也迅速宣布暫時關閉城市通道,這也切斷了王晶的返程路。
“我們是輪休,我回家后科室就只有三個人上夜班,我每天都會問他們情況,做檢查的病人很多,大家都很累。”王晶焦急不已,從1月23日開始尋求各種辦法返漢上班,為此她先后加了好幾個回漢微信群,里面都是和她一樣渴望立刻奔赴前線的返鄉醫護們。
經過長達數天來不斷地尋找放棄再尋找,王晶終于和一位在武漢醫院里當男護士的老鄉取得了聯系,對方表示自己當警察的哥哥可以帶她一程。1月27日,家人騎摩托車將王晶從縣城里送到城區和老鄉匯合,他們乘坐警車到達青龍高速路口,隨后又坐上了接送醫護的志愿者司機的車,這才終于踏上了返漢的旅程。
下午4點多,王晶回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不敢有片刻耽擱,王晶做完CT檢查,排除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后,立刻就去接了同事的夜班,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多鐘,才暫時停了下來。
“雖然累,但是我很安心。我的同事們都太辛苦了,我得和他們一起戰斗。”王晶表示,面對疫情,她并不感到害怕,她選擇相信,陽光終會照亮這片土地,所有醫務工作者的付出會得到回報。
城市里的堅守戰
“我的城市生病了,我要盡我所能幫助它。”
23歲的宋子軒是科室里的“老幺”,同時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武漢本地人。
“我從小就在武漢跑,平時喜歡逛漢街,到江漢路吃燒烤、看電影,現在每天下班街上空蕩蕩的,和以前的繁華不一樣,還是挺震撼的。”
1月20日,鐘南山院士公開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呈現“人傳人”的特點。在那之后,宋子軒的工作更加忙碌了起來。
而讓他切實感受到疫情嚴重則是在大年初二。當天夜里,拍CT的患者依舊擠滿了大廳。到了晚上9點多,有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在家中呼吸困難、乏力被120救護車送到了醫院。
“患者是躺在平板床上,被一大家子人推進來的,都戴了口罩。我看了片子,肺部感染已經非常嚴重,當時雞皮疙瘩就起了一身。”在那一晚,宋子軒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希望武漢的疫情趕緊滾蛋。
(中國核技術網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