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為了進一步推動國內核心臟病學的臨床應用和發展,規范核素心肌顯像的臨床應用和技術操作,由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心臟學組、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心血管影像學組、廣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共同主辦的《核素心肌顯像臨床應用指南解讀》 繼續教育學習班于2019年12月13日在第15屆中南六省(區)核醫學學術交流會暨2019年廣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學術年會期間在廣東省佛山市成功舉行,來自廣東、廣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六省(區)的核醫學工作者約160余人參加了學習班。
本次學習班是2019年11月22日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發布《核素心肌顯像臨床應用指南》后對該指南的首次宣講。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空軍醫科大學西京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汪靜教授 在學習班開幕式上致辭,指出該指南在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鼓勵大家學習并掌握指南知識,在臨床積極應用并推廣。
本次繼續教育學習班由廣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歐陽偉教授 主持,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王躍濤教授 進行了“核素心肌顯像臨床應用指南解讀”的專題報告,詳細地向學員們介紹了指南制定的標準和內容。北京安貞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張曉麗教授 進行了“遵循指南,規范化開展核素存活心肌評價”的專題報告,對報告的規范化以及結論個體化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首都醫科大學核醫學系副主任楊敏福教授 進行了“FDG顯像在心血管疾病的應用拓展及ischemia研究解讀”的專題報告,指出FDG PET/CT顯像在心血管系統的應用還需不斷的在臨床中研究推廣,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核醫學與PET/CT中心主任李劍明教授 進行了“ SPECT/PET診斷和評估CMVD:核心臟病學發展的新動力”的專題報告,強調了SPECT/PET心肌血流定量檢查在核心臟病學中重要的臨床地位。
授課的核心臟病學專家們對指南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并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為參會代表做了精彩的學術講座,來自中南六省(區)的核醫學專家也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提問,并與授課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會場上學術交流氣氛非常熱烈,參加學習班的學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最后由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王躍濤教授進行了學術總結發言。《核素心肌顯像臨床應用指南》發布后的首次宣講學習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中國核技術網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