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前列腺癌具有非常多變的行為和結果。雖然許多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可以成功治療,但有些患者甚至在前列腺切除術或放射治療后仍會經歷快速進展。因此,初始風險分層對于確定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決策和后續管理至關重要。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核醫學和分子成像部主任、放射學教授Andrei Iagaru醫學博士表示:“臨床醫生目前使用活檢結果和臨床信息,如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來預測前列腺癌是否生長緩慢,或是否會迅速擴散,需要積極治療。然而,功能成像,如PET/MRI,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一種識別有持續或復發疾病風險的患者的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初步治療前檢查了68Ga-PSMA-11 PET/MRI對新診斷前列腺患者風險分層的價值。在2016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對73名新診斷為中高級前列腺癌的患者進行了68Ga-PSMA-11 PET/MR成像。PET檢查結果根據原發病灶的低攝取和高攝取以及是否存在轉移性疾病分為不同的組。這些發現與活檢結果和臨床信息進行了比較。還檢查了PET/MRI結果與患者結局之間的關系。
原發病灶的高攝取和PSMA轉移的存在與前列腺切除術后兩年內生化失敗或快速復發有關。相比之下,在PET/MRI上沒有轉移性疾病證據的原發病灶低攝取患者在隨訪期間復發的可能性較低。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放射-核醫學臨床副教授Farshad Moradi博士說到:“這項研究為將PSMA PET納入前列腺癌治療方案的臨床決策提供了支持。PSMA術前可能有助于建立PET/MRI的‘殺手級應用’之一。”
圖形摘要:左:新診斷前列腺癌患者的68Ga-PSMA PET最大強度投影顯示原發性前列腺病變中的強攝取和多個淋巴結中的局灶性攝取,與轉移性疾病一致。右圖:卡普蘭-邁耶曲線顯示PET的高攝取和轉移性疾病的存在與早期生化復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