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班儀式由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對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欒海燕主持,柴國旱致辭。柴國旱首先表達了對參加此次培訓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歡迎,并指出,目前中國是核電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在建核電數量居世界首位,由于核電發展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將保持快速發展,核安全是核電發展的前提和生命線,維持和提升核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歷來重視核安全,建立了一套與國際接軌的核安全監管法規體系,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最新最高核安全標準保持一致。嚴重事故管理作為核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自2002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監管要求和政策,促進國內嚴重事故管理相關研究,提升嚴重事故管理水平。同時,柴國旱對國外專家克服時差因素,在休息時間進行授課和交流表示感謝,希望國內各單位技術人員利用好此次培訓交流機會,深入了解國際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積極開展技術交流,真正做到學有所獲。荷蘭核安全咨詢機構主任George Vayssier代表國際授課專家發言,他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同中國技術人員開展交流,為此精心準備了一周的課程,授課人員均為當前國際上公認的領域專家,希望通過一周的學習和交流,共同促進國際嚴重事故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培訓期間,分別由來自荷蘭的George Vayssier、美國的N. Reed LaBarge、法國的Florian Fichot 和Gérard Cénérino、克羅地亞的Ivica Basic、日本的Yasunori Yamanaka,以及加拿大的Lovell Gilbert等國際核動力廠嚴重事故領域專家,就嚴重事故現象、嚴重事故管理的發展與現狀、嚴重事故管理導則開發與實施、新型反應堆嚴重事故管理、核動力廠大范圍損傷管理、移動設施管理導則、福島核事故處理進展等領域開展授課。授課內容緊跟國際最新進展,授課材料全面充分,授課專家經驗豐富,國內各單位積極參與,針對授課內容興趣濃厚、討論積極,并與授課專家充分溝通、氣氛熱烈,增進了國內嚴重事故領域的共識,有效促進國內嚴重事故領域技術的提升。
結班儀式上,柴國旱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訓班取得的成果。他指出,授課專家精心準備的培訓內容,展現出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敬業精神,國內技術人員全程參加培訓交流,悉心聆聽、積極討論,達到了預期的培訓效果。他再次強調了核動力廠嚴重事故管理,以及大范圍損傷管理的重要性,希望后續進一步加強國際、國內合作,真正提升國內核動力廠的嚴重事故管理水平。
歷時5天的2022年線上出國(境)培訓項目“核安全與嚴重事故管理技術”培訓班圓滿結束,標志著中國與國外嚴重事故管理領域搭建了新的交流平臺,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在核安全與嚴重事故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有助于行業核安全與嚴重事故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