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C是長約20公里的直線型加速器,目的是讓電子和正電子發生碰撞,使其達到高能狀態并產生基本粒子。大型加速器中,位于瑞士和法國邊境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比較著名,2012年成功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
有國際研究人員組織2013年認為,跨越巖手縣和宮城縣的北上山地是最合適的建設地點。為了爭取到建設項目,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地方政府、經團聯等經濟界行動起來,美國等各國也相繼表示支持。
然而,新冠疫情改變了這一勢頭。各國科學家中斷來往,國際會議等討論平臺驟減。在疫情導致財政困難的背景下,文科省認為對于僅建設費就達到7000億~8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60億~410億元)的該項目,需要探討是否值得。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計劃建設的周長為100公里的巨型環形加速器。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名譽教授吉岡正和警告說,如果政府放棄引進,“下一代加速器研究的主導權可能被中國掌握”。
擔任ILC建設推進議聯會長的眾議員鹽谷立考慮到中國,表示“必須迅速決定引進”,但也指出“如果(解決技術難題等)條件不成熟,就很難做出最終決定。今后一兩年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