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鄧戈率團以視頻方式出席亞洲核合作論壇第二十三屆部長級會議。
鄧戈在發言中指出,中國致力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將核能作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選項。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53臺,年發電量位列全球第二;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建規模連續保持全球第一。“華龍一號”國內外首批4臺機組全面建成投運,先進三代核電技術在中國逐步實現大規模應用。
鄧戈表示,中國的核技術在工業、農業、醫療、環保、安全等諸多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核醫學作為核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在加強生命科學研究、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
近年來,中國核醫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建立了包括反應堆、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生產設施等在內的完備的放射性同位素研制與生產體系,擁有近萬人的科研生產隊伍,掌握了多種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備技術以及生產能力。
鄧戈表示,中國制定了措施推動核醫學發展:
一是積極支持醫用同位素生產及其放射性藥物研發和相關配套能力建設,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醫用同位素推廣應用體系。推動設立醫用同位素示范中心。
二是積極推廣核醫學科建設,力爭到2025年推動實現三級綜合醫院核醫學科全覆蓋;到2035年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一縣一科”,推動國產放射性診療設備在臨床上的推廣和應用。
三是加快核醫學特色學科建設,培養一批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進一步強化核醫學人才梯隊建設。
“亞洲核合作論壇(FNCA)”成立于2000年,目前有中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孟加拉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蒙古及哈薩克斯坦等12個成員國。論壇框架下共設研究堆應用、核農學、核醫學、核安保等7個合作領域,我國參加了以上所有領域的合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