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培育的油茶品種走向全國
新版《全國油茶主推品種和推薦品種目錄》印發
記者17日從湖南省林業局獲悉,新版《全國油茶主推品種和推薦品種目錄》已正式印發,確定16個油茶品種為全國主推品種,湖南研發的“三華”品種——華鑫、華金、華碩,“湘林”品種——湘林210、湘林1號、湘林27號,6個品種入選。
省林業科學院油茶首席專家、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永忠介紹,此次入選的6個品種在產量穩定、授粉配合性、果實性狀、抗疫性等方面均有優越表現。其中,華鑫、華金、湘林210屬于早熟品種,湘林210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廣的油茶品種,在各地種植均可保持性狀穩定;華鑫、華金豐產性能尤為穩定,果實含油量高于現有油茶平均水平。華碩、湘林1號、湘林27號屬于晚熟品種,其中華碩單個果實成熟后可達70克,為我國現有油茶果實平均重量的2倍至3倍;湘林1號、湘林27號抗旱、耐貧瘠能力十分優良。
湖南油茶產業歷年來領跑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年產量、年產值均居全國第一。2021年,湖南省油茶林總面積達2200萬畝,茶油產量約36.57萬噸,年產值約668億元。在長沙,發展油茶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和條件。作為油茶傳統種植產區,長沙種植油茶至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目前,長沙油茶林總面積98.89萬畝(其中瀏陽市78.12萬畝),占全省油茶林總面積的4.5%;2021年全年總產值約70億元,占全省的10.57%。
此外,長沙擁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省林科院、湖南農業大學等從事油茶科研與開發的高校和科研單位。依托油茶科研平臺取得豐碩科研成果,長沙在良種選育方面,培育了湘林、華碩、華鑫、華金系列等國內領先的油茶高產品種;在油茶培育方面,油茶雜交育種、分子技術、生草栽培等現代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兩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前,湖南已成功創建中國油茶科創谷和岳麓山油茶種業創新中心,并啟動了油茶航天育種項目,成立了長沙油茶航天育種聯合實驗室,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油茶種質資源保護和創新利用。
“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航天育種最大優勢在于空間誘變材料的變異率高、育種周期短,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創制出高產、早熟、抗病等性狀優良的種質資源。”省林業科學院副院長陳永忠介紹,早在今年6月,首批共5份油茶種子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預計今年年底返回地面。屆時,省林業科學院將采用分子生物技術,對經過航天育種的種質材料進行地面培育、觀測篩選和試驗。總結相關經驗后,計劃在未來2年內,有針對性選出兩批優良油茶種子送入太空,力爭培育出具有優異性狀的“太空品種”。
接下來,長沙將依托三大國家級油茶研究平臺,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從長沙市林業局獲悉,計劃到2025年,全市新建油茶豐產林42萬畝,未來建成100萬畝,油茶產量逐步提高,三產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 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到2030年,油茶產量顯著提高,三產融合發展程度明顯增強,綜合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引領示范全國油茶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