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中國船舶第七二五研究所(簡稱七二五所)獲悉,該單位為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提供的國產首件氦冷包層模塊近日順利通過評審驗收,為“中國聚變夢”的加速實現貢獻“洛陽力量”。
作為我國在聚變領域自主發起的重大科學工程,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旨在按照太陽內部熱核聚變的原理,設計建造可控的“人造太陽”,最終到2050年成功實驗,并建設聚變商業示范堆,完成人類追求終極能源的夢想。
七二五所此次集成建造的氦冷包層模塊,是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核心部件,是模擬和測試與未來聚變發電堆相關的材料和技術的重要實驗平臺,屬于國內首次設計和研制。
核聚變實驗裝置需要同時滿足大電流、強磁場、超高溫、超低溫、高真空、高絕緣等條件,對產品工藝設計和材料都提出極高要求。
面對模塊內部結構復雜、焊縫上百條、產品制造尺寸精度高、質量要求嚴格等困難,七二五所八室電子束焊接攻關團隊在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氦冷包層模塊項目中積極設計方案、儲備技術和提供服務,陸續突破了8毫米至70毫米系列大厚度聚變鋼電子束焊接缺陷控制技術、焊接變形控制技術,最終產品順利通過無損檢測、氦檢漏和壓力試驗的考核,獲得了專家組和客戶一致高度評價,進一步推動了電子束焊接技術在我國重大裝備中的應用。
“該項產品的研制成功,是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重大里程碑,順利推動七二五所制造技術跨入中國聚變能研究開發的行列,進一步助力中國走向世界可控核聚變領域中央。”七二五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通過不斷激活創新動力,七二五所成功打造國內量產裝機最長海上風電葉片,并參與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雪域天路“超級工程”川藏鐵路、中國首條跨海高鐵等重大項目建設。今后,該單位將錨定風口加快產業升級,力爭為我國新型重大裝備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