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命都受太陽的影響。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古人對它充滿了敬畏,不僅建造紀念碑來慶祝它,還為它編寫了一個個動人心魄的神話故事。
太陽的基本信息。
現如今,科學的進步早已讓我們更加了解它,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疑惑。為了揭開太陽的種種謎題,人類已經發射了70多顆與太陽探測相關的衛星,包括著名的帕克太陽探測器。
今天早上7時43分,在經歷了多年的研制之后,我國首顆綜合型太陽觀測專用衛星“ASO-S"(中文昵稱:夸父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終于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ASO-S將在720千米的太陽同步晨昏軌道上運行,探索這顆離我們最近也最重要的恒星。
ASO-S的科學目標
ASO-S趕在了下一個太陽活動峰年的前夕發射升空,預期在軌運行不少于4年。在任務期間,它將:
詳細記錄第25個太陽活動周的“太陽風暴”;
觀測和研究太陽的“一磁兩暴”(即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以及產生它們的磁場結構)的基本物理學;
通過提供關于太陽表面最有可能引起爆發的磁場形狀,來預報空間天氣,使我們能夠提前預防太陽風暴可能帶來的災害;
此外,ASO-S也將向所有人提供我國自主的太陽空間觀測數據。同時,ASO-S衛星網站也提供了“快視產品”(比如太陽磁圖)和“太陽特征事件庫”(這主要包括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和日珥爆發三大最劇烈的活動特征事件)。這些數據也將與其他國際上的任務(比如環日軌道器)互補,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揭開與太陽有關的種種謎題,比如耀斑是如何加速電子的?
ASO-S不僅了開啟我國探日的新篇章,也將會帶給人類更多關于太陽物理的新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