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合作,幫助毛里求斯 (Mauritius)采取了一項重要的步驟,即建立一個新的設施,應用核技術打擊農業害蟲,以對抗昆蟲每年給農民造成約600萬美元的損失 。
該設施將幫助這個印度洋島嶼應用昆蟲不育技術(SIT)來對付攻擊芒果、桃子和黃瓜等水果和蔬菜作物的害蟲 。這項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大量飼養果蠅,然后用輻射對雄性果蠅進行不育處理 。然后每隔一周在耕地中釋放一次,目的是顯著減少野生種群。
▲毛里求斯運用核技術對抗昆蟲的新設施
國際原子能機構非洲司主任紹卡特•阿卜杜拉扎克(ShaukatAbdulrazak)說:“這個兩層樓高的設施每周可生產1500萬只不育蒼蠅,它將支持毛里求斯和該地區消滅關鍵的農業害蟲。”
該工廠最初將集中生產對該島造成最大經濟危害的三種果蠅:東方果蠅、桃果蠅和瓜蠅。這些昆蟲在水果或蔬菜的表皮下產卵,然后發育成幼蟲,破壞收成。東方果蠅和桃果蠅攻擊芒果、番石榴、柑橘和桃子等,而瓜蠅攻擊瓜類,如瓜類的甜瓜、南瓜和黃瓜。僅葫蘆科植物就占毛里求斯大約30%的耕地面積,而瓜蠅每年對大約30%的此類作物造成損害。
農業工業部昆蟲學司首席科學官普雷阿杜斯•索卡爾(PreeaduthSookar)說:“昆蟲不育技術(SIT)是一種成本效益高、環境友好的技術 ,在世界各國都使用它來抑制害蟲,如地中海果蠅和采采蠅。”以及食品安全。該設施將有助于毛里求斯保護其農業產業,而農業產業正日益面臨著受到入侵果蠅損害的風險。
該設施于8月22日在首都路易斯港以南的雷迪特(Reduit)落成,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之前幫助該國解決幾個入侵果蠅問題的努力的基礎上建立的。 該機構通過其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聯合司及其技術合作方案,在設施的設計和建造方面向毛里求斯提供咨詢意見,并幫助該國采購和安裝鈷-60輻照器來消毒蒼蠅。
SIT的應用將與該國的其他果蠅抑制方法相結合,如誘餌應用技術、誘捕和衛生措施。這兩種方法的結合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2008年到2014年,瓜類昆蟲受瓜蠅侵擾的比例從30%降至5% 。
新設施還將為鄰近的印度洋和非洲大陸國家的SIT技術人員提供培訓。 此外,它可以為該區域的小型試點項目提供不育蒼蠅。毛里求斯的設施是全球24個針對果蠅的大規模養殖設施之一,非洲南部的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