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種子處理技術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
1月19日,由省院士辦組織的電磁輻射種子處理技術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此次會議邀請到中科院、哈工大及省農科院等單位的11位專家,圍繞電磁輻射種子處理技術進行交流研討,省院士辦主任朱琳主持會議。該項技術由黑龍江工程學校陳曉楠教授發明,其核心器件是一臺電磁輻射發生器,在高壓條件下形成電磁輻射,對不同作物種子進行相應時長處理后,可有效提高作物產量、品質及抗病性。在陳曉楠教授的匯報中,該項技術已經在水稻、大豆、果蔬上進行生產應用,具有很好的田間表現。由于陳曉楠教授主攻專業方向為控制系統,對農業領域并不十分了解,他希望通過與專家交流討論,明晰該項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方向。與會專家對該項技術給予高度肯定,并結合各自專業領域,從設立系統農業試驗、拓展應用領域等角度,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議。在會議總結中,省院士辦主任朱琳建議陳曉楠教授與省農科院專家組成聯合團隊,開展系列電磁輻射種子處理試驗,解決一些基礎問題,以數據支撐技術提升,希望通過各位專家協力合作,早日將該項技術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為我省農業增長增收提供技術支持。
推薦閱讀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楊輝(Hui Yang)表示,增材制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設計靈活性和擴展功能,但不同生產機器的質量和工藝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隨著航空航天、醫療保健和汽車行業的應用,以及大規模定制的潛力,增材制造需要質量管理。
2021-06-18
在日常生活中,“核”可謂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醫院也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利用核技術的地方。核醫學在疾病診斷、治療和藥物研發領域廣泛應用,是精準醫療的重要基石,放射性藥物則是核醫學的靈魂,在分子診斷和精準醫學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2021-06-18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已經廣泛應用于腫瘤的治療,近年來也被用于室性心動過速和房顫的治療,而用于治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則是全球第一次。
2021-06-18
近日,無損內壁檢測機器人現身上海石化,為煉油部焦化裝置大油氣管線做了首次管道“腸鏡”檢查。
2021-06-18
5月,美國能源部的能源高級研究計劃署 (ARPA-E) 宣布了一項新的4000萬美元計劃,以支持“優化”先進反應堆核廢料和處置的研究,包括核廢料回收利用。
2021-06-18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