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在这里_国产成人激情av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丝袜_欧美黑人国产人伦爽爽爽

熱點關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輻照殺菌 無損檢測 高新核材 輻射成像 放射診療 輻射育種 食品輻照保鮮 廢水輻照 X射線 中廣核技 中國同輻

小麥誘發突變技術育種研究進展

2018-04-12 11:24          誘變育種 小麥突變
鄭州市農林科學研究所,鄭州 450005
收稿日期:2016-07-14
基金項目: 河南省農業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12102110067)
作者簡介: 于沐,女,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小麥優質高產育種與栽培技術;E-mail:ym8926123@163.com

摘要:誘發突變育種技術是利用射線、離子、中子等物理輻射因素及空間環境誘變種子或植物離體組織,獲得有益突變體,縮短育種周期的育種技術。據國際誘變育成品種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世界上60多個國家在214種植物上誘變了超過3 200個正式發布的突變品種,21個國家誘變了254個小麥突變體,其中我國誘變小麥164個,占總量超過64%而位居世界第一。綜述了誘變技術在小麥育種方面的成就,概述了獲得的小麥農藝性狀、產量、品質等性狀突變,并對今后小麥誘變育種的目標及方法進行了展望。以期為小麥誘變育種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促進現代物理農業的應用及發展。

1928年,Stadler研究首先證明了X射線對大麥有誘發突變效應;1930年,Nilsson用X射線輻射誘變獲得了穗型緊密、莖稈堅硬、直立型的大麥突變體。作為原子能技術農業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輻射誘變育種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應運而生。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于生產,利用輻射誘變在小麥、水稻、大豆等主要作物上育成了新品種。用γ射線輻射小麥種子,其后代出現了很多有益變異,如矮稈、抗病、早熟、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增加、產量增加等,極大豐富了育種工作者的選育原始材料[1]。也有采用多種誘變方法綜合處理,利用多種優勢,不斷完善誘變手段。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利用輻射誘變技術改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苗木花卉等。
 
誘發突變技術具有提高作物突變頻率,擴大突變范圍,改變農作物品種單一的不良性狀,克服原有品種缺陷,突變性狀通常穩定較快,因而縮短了育種周期,較快提高作物品質的諸多優點。植物誘變技術包括輻射誘變、化學誘變、組織培養、病毒和反向遺傳學操作。輻射誘變來源有α、β、γ、Χ射線,電子束、離子束、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及微波輻射?;瘜W誘變劑有堿基類似物、修飾劑和嵌入染料。利用輻射誘變技術已獲得大量的甚至一些罕見的小麥種質突變體。根據FAO/IAEA(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突變品種數據庫(MVD)最新統計[2],截至2016年5月,世界上60多個國家在214種植物上利用誘發突變技術育成和推廣了超過3 200個品種,其中中國810個,日本481個,俄羅斯216個,荷蘭176個,美國139個。突變品種數量在地區分布上為:亞洲1 951個、歐洲955個、北美洲200個、非洲68個、拉丁美洲50個。亞洲育成的突變品種已超60%。超過1 000個主要農作物的突變品種累計種植面積幾千萬公頃,增加了農村收入,改善了人類生活水平,對世界糧食安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有巨大貢獻。其中我國利用核輻射誘變技術培育的植物新品種數逐年增加,至2016年5月我國已累計在54種植物上培育出810個突變品種,占世界總量的25%。突變技術的應用產生了大量的遺傳變異,并在植物育種、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4年9月24日,在第58屆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上,世界糧食安全在誘變育種的杰出成就獎頒給了來自秘魯、中國、布隆迪、印度尼西亞、越南5個國家的研究組織,其中包括我國江蘇省農科院輻射突變育種團隊,發布了17個突變品種,包括8個水稻、5個小麥和4個罕見突變種質資源。其中3個突變體小麥品種種植面積超過3 000萬hm2,創造超過300億人民幣的社會經濟效益。另外,還有19個來自不同國家的科研機構獲得了成就獎,包括浙江大學核農研究所的水稻團隊,中國農科院的小麥誘變育種團隊,四川原子能研究所的遺傳育種團隊。
 
1 小麥誘變技術育種取得的成就


前捷克斯洛伐克1965年用X射線處理培育的矮稈、高產、優質大麥品種“鉆石”在1989年以前歐洲國家以其為材料培育了135個新品種,種植面積占歐洲54.6%[3]。20世紀70年代,意大利核能研究所通過直接和間接誘發突變育種培育出10個硬粒小麥主要栽培品種,改變了本國硬粒小麥依靠進口的局面。
 
據FAO/IAEA的突變品種數據庫(MVD)最新統計,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截至2016年5月,21個國家誘變的小麥突變體數量達到254個(圖 1),利用輻射誘變技術培育的小麥突變體新品種數目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增長最為迅速,90年代后穩步發展。其中自1966-2015年中國利用誘變技術已育成164個小麥突變品種,占全世界誘變小麥突變品種比例超過64%,其次是俄羅斯36個,日本7個。輻射誘變技術為我國小麥增產及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我國利用輻射誘變技術在突變小麥品種培育上取得的成就在亞洲乃至世界居于首位。瞿世洪[5]等用γ射線輻射雜合體育成了大穗早熟,抗逆性強,高產穩產的川輻2號,當年推廣面積達3.3×104 hm2以上。李達祥[6]等所在的西昌農科所育成了西輻三號-八號、十二號、十三號等系列西輻小麥品種,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黑龍江農科院利用輻射與雜交結合選育的高產優質龍輻麥3號[7],并將純系材料經航空搭載后通過系譜法選育成我國第一個審定推廣的航天誘變春小麥新品種龍輻麥15[8],隨后經衛星搭載育成了高產優質抗病性強的龍輻02-0958[9],1996-2011年選育出抗倒伏、高產、抗病抗逆的龍輻麥19[10]。1986年中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率先使用低能離子技術選育了魯麥4號、魯麥6號、魯麥16號小麥新品種[11]。20世紀70年代初河南省南陽市農科院利用雜交、物理誘變、化學誘變“三結合”的方法,對創造新種質資源具有獨特作用,產生宛原50-2新矮源,兼具矮稈早熟、優質、抗病的優點,且誘變產生的突變體出現了一些性狀相對穩定、綜合性狀優良的高光效小麥類型[12]。1992年,以河南省主導品種豫麥13搭載返回式衛星育成的航育1號,較豫麥13增產5%,生產上多地試點都平均單產超500 kg,其中溫縣試點創造了河南省小麥高產的典型[13]。太空5號和太空6號是河南省農科院小麥所豐優育種研究室開始將航天高新技術用于小麥育種選育出的優質弱筋小麥[14, 15]。河南省科學院同位素研究所在航天與輻射育種方面成果累累,其中小麥輻射育種成果最為突出,選育了豫同系列等抗病、大穗大粒優質小麥品種資源[16-18]。其中成功搭載神舟四號返回的第一代航天育種小麥品種富麥2008,畝產試驗高達707 kg[17]。河南省小麥誘變育種在新種質創造、育成品種數量和研究水平上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目前,我國輻射誘變的因素及部分小麥成果,見表 1。
2 小麥輻射誘變的突變類型研究
誘變創制的植物突變種質資源帶來的經濟價值潛力巨大:改變一個地區作物的種植面積和比例結構,增加產量和收益,減少殺蟲劑和農藥的使用,節水,通過作物早熟增加土地使用率促進輪作,提高作物的加工品質,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偏好,營養改良,易于收獲及脫粒,增加出口收入及減少進口[19]。有效利用核輻射與航天誘變等技術,可以改進植物蛋白質、淀粉、油脂的質量和產量,提高植物抗逆(澇、旱、鹽、熱、寒),抗主要病蟲害,培育綜合性狀優異的罕見新種質及育種新材料(不育系、自交系、恢復系等),帶來具有潛在生物能源、經濟價值及環境改良的誘變改良半馴化種或野生種種質。
 
小麥的品質、產量、營養及多種抗性是由多個基因控制的,傳統誘變方法對這些性狀影響有限,而大幅提高基因突變頻率,改變基因變異方向,拓寬突變譜的輻射誘變技術利用高低能離子、中子、質子等,可以帶來的小麥突變效應主要有熟期提前、株高突變、分蘗數突變、粒色突變、產量增加、抗病性增強、品質改良、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等。輻射突變類型及部分小麥成果,見表 2。
2.1 農藝性狀突變
2.1.1 熟期突變


小麥生育期可以通過人工誘變得到熟期突變體而得到改良。魯麥4號是直接利用突變體培育而成,全生育期220 d左右,比泰山1號早熟3-4 d,比山農輻63早熟2-3 d[2]。魯麥6號系70-4-92-1親本經CO2激光處理多年選育出的晚播早熟冬小麥品種[22]。春小麥定西24號連續兩年經低能重離子注入后,均得到了抽穗期提前3-4 d的突變體,并且頻率較高,因而低能重離子注入春小麥可以作為獲得早熟性狀突變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育種中得到應用[23]。李蘭真[24]選用省內外的優質小麥用離子注入法設置了4個能量和劑量的不同處理,大部分品種成熟期均變晚,其中優質小麥陜優225屬于半冬性成熟期較晚的品種,經離子注入處理后,M1代中少數單株成熟期提前了3-4 d。魯麥20是山東省農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在利用快中子與CO2激光復合處理70-4-92-1小麥干種子育成早熟系的基礎上,利用60Co-γ射線誘變處理321E成熟花粉自交選育的特早熟矮稈品種[25]。西輻4號系“夫爾拉林”小麥品種經60Co-γ射線處理而成的突變體經雜交選育而成[26]。研究表明,拔節至抽穗期間的時間縮短是熟期提前的主要原因,并且小麥灌漿早且快[25]。
 
2.1.2 稈高突變


一般高稈種質材料經過輻射出現植株變矮的個體概率最高達一半以上,其中最矮的比原品種矮一半,但超矮稈據李樹華試驗觀察屬于不遺傳變異,如原株高110-120 cm的高稈大穗品種84B179經過60Co-γ照射,M1、M2出現株高僅65-80 cm的矮稈變異,超矮稈變異在加代純和穩定選擇中未能遺傳下來,只選擇到株高80 cm的變異系88M4619[27]。李蘭真[24]試驗豫麥39經30 keV,3×1017N+/cm2離子注入效果最佳,M1代株高比對照降低12-29 cm,M2代仍然較低,共選出18個優良單株,平均株高76.8 cm,克服了豫麥39植株偏高易倒伏的缺點且保留了諸多其他優點。矮稈突變體多屬隱性突變,且由單或雙基因來控制。
 
2.1.3 粒色突變

人工誘變白色種皮小麥突變體具有重要意義,紅色種皮會影響小麥加工時面粉的出粉率和白度。中稈中間型品種寧春4號經60Co-γ輻射后,得到了白粒突變體[27]。豫麥12號是博農7023經250 Gyγ射線照射的突變體,比原品種早熟3-5 d,矮30 cm,粒色由紅色突變為白色[16]。
 
2.1.4 穗型突變


矮稈多穗型感銹品系混7經過60Co-γ照射,在云南得到3株輻射M1代有芒雙穗變異株及分枝穗變異[27]。陳秀蘭等[28]研究發現經低能氮離子注入后,揚麥5號誘發了4種穗型變異,M2代出現棍棒狀穗、紡錘形(頂芒)穗、大穗及長方形(頂芒)穗;小麥品種89017突變系M2代中出現了與親本不同的棍棒狀穗和擬斯卑爾脫穗。穗部性狀的變異多為不利變異多,在輻射材料的選擇上宜選高稈大穗、多粒、晚熟、籽粒不飽滿的類型[27]。
 
2.2 產量因子及產量突變


小麥品種產量的提高依賴于產量三因素(千粒重、穗粒數和畝穗數)的協調組合。單位面積的產量提高需要其構成因素的相互協調發展,產量因子是小麥產量育種最直接可靠的指標。
 
2.2.1 千粒重突變


千粒重的遺傳主要為加性效應,在遺傳上是產量構成因子中最可靠的因素,因此可以通過增加粒重來提高產量。0.25 KGy,0.3 KGy劑量γ射線照射高稈大穗品種84B179后,M0代秋播后的變異后代88Ly592、90j265品系繁殖多世代后較原品種84B179千粒重分別增加4.2、4.1 g,增產1.64%-17.5%,比對照品種寧春4號增產2%-4.9%[27]。
 
2.2.2 穗粒數突變

穗粒數是產量構成因子中最活躍的部分,每穗粒數與產量有很高的正相關性。高稈大穗品種84B179經0.25 KGy,0.3 KGy劑量γ射線照射后的變異后代88Ly592、90j265品系繁殖多世代后較原來品種穗粒數略增,其增產的原因是株高降低,群體及個體發育相對均衡協調,穗、粒、重三要素都有益于產量增長[27]。
 
2.2.3 產量突變


經人工誘變得到產量提高的突變體并經過審定的小麥品種數量眾多,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原冬3號麥稈粗壯,抗倒伏,穗大,粒多,能夠抗銹病和白粉病,還能耐干熱風,適宜性強,高產穩產,每畝產量達到400 kg左右。揚麥158是集高產、多抗、優質、廣適應性于一體的突破性小麥新品種。適宜在長江下游和中游部分地區不同地形、土質、耕作制度的中上等肥水條件下種植應用。該品種在品比試驗中均名列前茅,分別比揚麥5號增產14.86%,比鄂恩1號增產20. 46%,比浙麥1號增產28.36%。平均畝產350.76 kg[2]。皖麥42號系參加區試及生產試驗,3年連續產量蟬聯第一,較揚麥5號增產28.53%[29]。富麥2008發揮了航天誘變的技術優勢,成穗數高,結實性好,是2004年在黃淮南片小麥新品種區試中產量水平突破畝產700 kg以上的極少品種之一,達到畝產707 kg的高產記錄[17]。太空5號于1999-2000年參加河南省春水組區試,產量第一[15];太空6號在河南省區試中連續2年較對照豫麥18平均增產3.66%,生產試驗中,10點有8點增產[14]。煙農5158是雜交后經空間誘變處理系統選育而成,2004-2005年區試平均畝產537.98 kg,比對照魯麥14號增產11.62%[2]。
 
2.3 品質突變

經過輻射誘變育種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其濕面筋、粗蛋白、蛋白質、氨基酸等含量及其他品質都可發生較大變化。經人工選育已得到一批高面筋、高蛋白、高氨基酸等品質突變的已審定品種。龍輻83328經航天處理中選出的5個新品系濕面筋含量較親本高4.7%-6.3%,粗蛋白含量較親本高1%-2.1%,穩定時間較親本高0.3-2.2min[9]。航天選育的新品種太空6號濕面筋含量34.2%,粗蛋白含量14.81%,穩定時間1.8 min,面粉白度高且穩定[14]。豫同05-08是用γ射線處理鄭優8號后,選育的高蛋白(16.86%)、高面筋(42.5%)突變系,結實性好[18]。甘春20是甘肅農業大學采用雜交育種結合輻射誘變技術選育而成的面包型春小麥新品種,營養和加工品質優良,籽粒高蛋白(17.52%),高面筋(39.4%),賴氨酸含量0.52%。龍輻麥10號是黑龍江省農科院用1.1RADγ射線處理83-187 g干種子,經體細胞培養產生的體細胞無性系,經過組培育成。該品種被評為國家優質面包麥,曾獲農業部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農產品銀質獎[2]。
 
2.4 抗病性突變

誘發抗病性突變可以通過以下四種途徑:第一種是保留原有優良性狀的同時,輻射優良品種使其產生抗病突變;第二種是輻射感病品種種子,在后代選出抗病突變體,最終選育成抗病品種;第三種是誘變出各抗病單株的抗病基因,通過雜交選育綜合抗病基因型品種;第四種輻射誘變出新型抗病基因再選育[30]。
 
孫光祖[7]等將γ射線照射的小麥幼胚接種在含赤霉病菌的培養基上離體篩選,獲得了高抗赤霉病的突變體RB976。小麥89017及揚麥5號的種子經低能N+離子處理后,從其M2代中篩選出了抗白粉病的優良品種[28]。富麥2008是利用10 Gy劑量60Co-γ射線照射豫麥57,是首次通過太空誘變育種成功改進小麥抗黑胚病性能的報道[17]??关S產、高抗黑穗病的隴輻2號是以氧離子貫穿定點注入春小麥14615得到的,對流行的葉銹、黃矮、條銹病的抗病性也較好[31]。龍輻83328純系種子經水及航天處理中選出的晚熟品系97-5199對稈銹病的4個致病類型均免疫,高抗葉銹病,抗根腐病[9]。
 
3 展望
3.1 加強輻射誘變基礎理論研究


輻射誘變機理還不甚清楚、有益突變的頻率較低、突變的方向難以把握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在基礎理論方面加強分子生物學、細胞學、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有利于誘變育種的發展[21]。在突變育種的實踐中,多重視突變的獲得,而對突變體的深入研究往往不夠,如深入研究矮桿早熟高蛋白高面筋突變體,對優質小麥育種有重要意義。利用基因組、代謝組和蛋白組學的理論方法,加快對重要突變體的特異性狀進行分子鑒定,研究其調控機制;并對其進行分子定位、基因克隆及表達譜和功能分析,建立重要突變新種質基因資源的分子突變育種平臺[20]。今后誘變的基礎研究將更多關注增加有益變異突變譜,發展突變體快速鑒定及篩選。
 
3.2 育種目標探討
FAO/IAEA在2008年舉辦國際植物誘變技術大會上提出了10大研究熱點,其中關注到突變植物強化促進微營養改良,誘變改良作物的抗逆性以應對全球氣候的變化,誘發突變改良作物品質,種子植物誘變產生新品種的選育這幾個熱點問題。近期小麥誘變育種依然會以改良品質、改變熟期、改進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改善豐產性為主??共⌒允禽^難通過常規育種得到的性狀,通過誘發突變亦難度較大、突變頻率較低。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滿足日益增長人口的糧食需求,減少農藥的使用以保證生態環境安全,選育出高產優質綜合性狀優良,具有潛在經濟價值、環境改良和生物能源意義的小麥新種質仍是育種家的工作重點。
 
3.3 育種方法展望
國際植物誘變技術大會上提出了誘發突變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高通量突變篩選技術,基因組時代研究誘發突變的挑戰和機遇等熱點問題。我國在近幾年來在植物誘發突變高效篩選的新技術方法,誘變新材料與突變基因新資源的創制,突變基礎理論的研究,誘變新品種培育與農業產業示范,加強國際間誘變育種的合作與交流方面有所發展。
 
高抗病性、優質等性狀與某些農藝性狀有所相關,選育過程可以參考農藝性狀,但要提高育種的效率和準確性,還得依靠人工接種和品質分析等技術。依托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發展,通過核輻射與航空環境等誘變小麥后代群體的目標性狀突變體進行定向篩選,將直接篩選田間表型與生理生化分析技術與分子標記輔助篩選等技術相結合,以及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線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s analysis,HRM)[32]和定向誘導基因組局部突變(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 IN genomes,TILLING)[33]、基因表達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34]、多樣性微陣列(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DArT)[35]等技術,可以高通量高效的對突變基因進行篩選。
 
促進農作物持續增產和改善品質最有效的途徑是種質創新。除了具有育種周期短、針對性強、破除基因連鎖、促進優異基因聚合等技術優點,輻射誘變育種還能與傳統育種及分子生物育種技術相結合,多種技術及學科的協同合作,將帶動誘變育種的進一步發展,在往后小麥育種的產量提高、品質優化、抗逆性增強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突變技術在植物育種計劃的廣泛使用在世界各地數以百計的作物物種中產生了成千上萬的新作物品種。絕大多數品種(包括谷物、油料作物、根和塊莖類作物和觀賞植物)發布在發展中國家,種植面積覆蓋上億公頃,為國家經濟貢獻數十億美元。因此,植物誘變育種是一種有效的保護和加強全球食品安全的途徑。



推薦閱讀

腫瘤放射治療——核素的前世今生

在日常生活中,“核”可謂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醫院也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利用核技術的地方。核醫學在疾病診斷、治療和藥物研發領域廣泛應用,是精準醫療的重要基石,放射性藥物則是核醫學的靈魂,在分子診斷和精準醫學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2021-06-18

全球首例無創精準放射治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術在長沙完成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已經廣泛應用于腫瘤的治療,近年來也被用于室性心動過速和房顫的治療,而用于治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則是全球第一次。 2021-06-18

上海石化首次使用無損檢測機器人為管道做“腸鏡”

近日,無損內壁檢測機器人現身上海石化,為煉油部焦化裝置大油氣管線做了首次管道“腸鏡”檢查。 2021-06-18

美國加強核廢料回收再利用!

5月,美國能源部的能源高級研究計劃署 (ARPA-E) 宣布了一項新的4000萬美元計劃,以支持“優化”先進反應堆核廢料和處置的研究,包括核廢料回收利用。 2021-06-18

廣州白云機場航站樓入口6月16日起啟用X射線機和安全門檢查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廣州白云機場6月16日起在航站樓入口啟用X射線檢查儀及安全門檢查,對進入航站樓的人員、行李和物品進行常態化安全檢查,防止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進入航站樓,積極營造平安順暢的出行環境。 2021-06-18

閱讀排行榜
久久精品在这里_国产成人激情av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丝袜_欧美黑人国产人伦爽爽爽
欧美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一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蜜桃|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综合网| jizzjizzjizz欧美| 国产情人综合久久777777|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高清|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6080日韩午夜伦伦午夜伦| 亚洲v日本v欧美v久久精品|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成人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第一区| 亚洲va天堂va国产va久| 欧洲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影院久久久|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 欧美综合在线网络| 在线观看91av|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制服丝袜 |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av电影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资源| 欧美福利一区二区|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黑白配亚洲| 久久亚洲捆绑美女|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15 | 色婷婷狠狠综合| 亚洲18女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激情av| 成人精品鲁一区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三级电影| 欧美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成人结看片|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 色老汉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色图.com| 欧美日韩在线三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一区一区三区高中清不卡| 91论坛在线播放| 狂野欧美性猛交blacked|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欧美日韩不卡一区| 国产丶欧美丶日本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美腿丝袜| www激情久久| 色香色香欲天天天影视综合网| 日韩在线卡一卡二| 中国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大陆一区二区| 风间由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美女一区二区| 成人av综合在线| 青青草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一级片| 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二百| 美美哒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在线观看欧美日本| jlzzjlzz欧美大全| 国产一区欧美一区| 免费观看在线综合色|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为亚洲经典 |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日本在线看| 色八戒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激情图片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青青草国产成人99久久| 日韩国产精品大片|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26uuu亚洲综合色欧美|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精品99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老司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久久亚区不卡日本| 国产丝袜欧美中文另类|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嫩草99a|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播放网址|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樱花 | 天天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成人精品一区| 青草av.久久免费一区|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三级欧美韩日大片在线看| 三级欧美在线一区| 狠狠色综合日日| 国产精品1024| 91麻豆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不卡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亚洲国产精品av| 亚洲精品一二三| 日本中文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绿帽|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97色综合| 欧美丰满嫩嫩电影| 国产喷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极速播放 | 欧美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影院| 综合色中文字幕|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亚洲日穴在线视频| 卡一卡二国产精品| 91成人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共 | 欧美综合亚洲图片综合区| 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玉米视频成人免费看|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靠逼com| 欧美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在线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色婷婷亚洲99精品小说| 亚洲超碰精品一区二区| 不卡av在线网| 久久青草国产手机看片福利盒子|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高清一区| 亚洲成在人线免费|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 天堂成人免费av电影一区| 91一区一区三区| 欧美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日本精品| 欧美高清激情brazzers| 亚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二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第一会所有码转帖| 91国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aaa欧美大片| 国产精品伦一区| 成人国产亚洲欧美成人综合网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区|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高潮| 国产91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 二区 三区 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 欧美体内she精高潮| 午夜精品成人在线视频| 6080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亚洲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性色黄大片| 免费看日韩a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