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粒子物理學家、原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陳和生在漳開展輻照技術應用推介對接會,探討了輻照新技術應用于木材改性的相關問題。
什么是輻照技術?
輻照技術屬高能電子束輻照,可以廣泛用于食物保鮮、谷物殺蟲、材料改性、醫療衛生用品的消毒殺菌、農業育種等方面,目前已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和采用。
陳和生院士指出:輻照技術應用于木材改性技術填補國內優質復合木材深加工領域的空白。輻照技術應用于木材改性,在大幅度增加速生木材的附加值的同時,可規模化的替代天然優質木材,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技術項目以楊木、柳木、樺木、泡桐和桉木等速生木材為基質,利用先進的高能電子加速器輻照技術,開創性的制備微塑化速生木材新材料。
隨著我國及世界性的天然木材資源特別是天然木材的日益減少,使得微塑化速生木材的發展空間急劇放大。
微塑化速生木材所具有的高附加值、高安全性、高綠色環保性特,將在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戰略和循環經濟政策的大力鼓勵下得到重點發展,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可以說此項技術非常適用于木材加工,微塑化后的速生木材特性明顯提高,接近或部分達到優質木材甚至是高端木材(如紅木等)的品質,可大大減少成本,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改性木材成木材行業發展新方向
隨著全球性可采伐的硬木資源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木材經銷商開始將目光轉移到軟木身上,然而軟木過于疏松的木質限制其市場應用,改性木材也因此應運而生。某木業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改性木材是指在保持木材天然屬性的基礎上,經處理方法,將軟木加工成“硬木”,使其具備著硬木的各種特點,如比重大,硬度高,不易變形等,同時還具有防蟲、防腐等特性,提高木材的使用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將低檔木材改變成高檔木材的過程,就是改性。改性木的使用范圍相當廣泛,可應用于室內外家具、室內裝修材料、地板、戶外樓梯及木棧道等。
“就目前的市場發展情況來看,改性木的市場潛力十足,中國是全世界木材消耗量占據第一的國家,每年木材的進口量占據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然而隨著東北地區禁伐,以及非洲等地硬木資源供應的不斷萎縮,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這對于改性木來說是一個極好的發展良機。 只不過,改性木在國內發展的時間較為短暫,大部分消費者對改性木一知半解,缺乏足夠的認知”。
該木業的負責人表示,“任何一種木材,從推廣再到下游消費者認可,需要經歷長時間的市場考驗以及消費者接受的一個過程,因此這就需要商家必須進行改性木材概念的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此類產品的存在。”
木材改性處理技術及在家具中的應用
木材改性處理木材的種類主要包括針葉樹的松科,如白松、落葉松等和闊葉樹的楊木、泡桐等樹種的木材,木材在改性處理時可同步完成如下變化:
脫脂
主要指高含脂的松木,松木的高含脂和表面的外露油囊使松木的使用范圍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特別是落葉松,數量眾多的油囊使這種木材的加工利用十分困難,目前國內外均沒有效果良好的解決辦法,多數是采用將油囊部分的木材挖去,然后在挖去的地方補上一塊小木塊的辦法,通常稱之為“挖補”,挖補工藝費工費事,木材缺陷明顯,而采用改性處理工藝時,表面油囊中的松脂會全部溶出,只留一狹小縫隙,修補非常容易。
增硬
采用該技術對木材進行脫脂和改性的過程中不僅不會損傷木材的物理性能,同時能明顯地增加木材的表面硬度,這是該工藝與其他類似技術明顯不同的地方,脫脂必損傷木材的傳統觀念在該工藝中被徹底的改變了。
阻燃
該工藝處理后的木材具有明顯的阻燃性能,當接觸火焰時可有效地抑制陽燃和陰燃,由于其處理配方的合理性,接觸火焰時所產生的煙霧是無毒的,而通常的阻火板多數含有胺類阻火劑,在高溫下會產生含有劇毒的氣體。
防潮防霉和防變形
由于采用該技術處理后的木材會在四周形成增硬外層,層內的纖維被外加劑包裹,各方向受力均勻,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因潮濕而引起的霉變,也可防止由潮濕而引起的變形,這對于較大規格的木材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主要應用領域:
實木地板
采用該技術處理落葉松和白松,其產品可用于實木地板,(白松需加壓增密)可使生產企業獲得一種成本低且性能良好的產品,其價位可與強化地板持平,非常適合我國的消費水平。
實木家具
處理后的各樹種木材均可用于實木家具的生產,由于這類木材的原料規格大,處理后不易變形,因此可避免使用指接板,其材料成本僅為硬雜木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
防火木材
該技術可用于生產裝飾裝修用的防火木方和防火板材,該技術處理后的木材具有較好的阻火能力,處理后的木材用于防火木龍骨和防火裝飾板時,可不再使用防火涂料,能夠大幅度降低施工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這類產品因技術問題目前沒有成型的產品供應,因此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其他建材
除了可應用于室內外家具、地板,室內裝修材料、戶外樓梯及木棧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