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為緬懷紀念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室的張岑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式設立了“張岑優秀科研獎學金”。此獎學金由張岑博士的父母張鳴教授和岑獻青女士及親友共同捐贈,面向在高能所從事粒子物理學、粒子宇宙學、核物理學與天體物理學等領域研究的優秀在讀博士生,旨在激勵其中科研成果突出的年輕人積極投身理論物理基礎研究、追求卓越、銳意創新、未來能成長為推動學科發展的中堅力量。
張岑博士2006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1年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之后先后在比利時法語天主教魯汶大學和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6月回國工作,受聘高能所理論物理室副研究員,并獲得國家“海外人才引進計劃”資助,2019年入選高能所“特聘青年研究員”崗位。2020年入選中科院粒子物理卓越創新中心“青年拔尖人才”,同年入選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高能物理中心“李政道青年學者”。張岑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高能對撞機唯象學,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精準計算,粒子物理中的正定性約束等。他在這些研究領域做出了一系列有顯著原始創新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成果,在Phys. Rev. Lett.、J. High Energy Phys.等國際頂級或重要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論文的總引用率超過了2500次,是國內標準模型有效場論及其在大型強子對撞機應用領域的青年領軍人物,也是國際上該領域擁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的青年理論家。張岑博士生前是國際有效場論系列在線講座“All Things EFT”的核心組織者,同時擔任希格斯玻色子系列會議國際組織委員會委員。
張岑博士因病意外離世后,其父母及親友設立“張岑優秀科研獎學金”,以此寄托父母及親人對張岑的深切思念。他們更希望通過該獎學金的設立,可以激勵更多像張岑一樣對自然充滿好奇心,癡迷、熱愛物理的青年學子投身理論物理基礎研究,以此為愛子熱愛的科研事業和推動中國基礎研究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張岑優秀科研獎學金”采用導師提名推薦制,無需學生個人申請,每年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室的導師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科研成果和發展潛質等,推薦提名高能所在讀優秀博士研究生,經專家評審組進行評議,最終產生一名獲獎者,獎金為人民幣三萬元整,該獎學金可與其它獎學金兼得。
2022年5月27日,在張岑博士逝世一周年之際,高能所理論物理室特別組織召開了“張岑逝世一周年追思會暨張岑優秀科研獎學金頒發儀式”。第一屆“張岑優秀科研獎學金”獲得者為理論物理室2017級博士生張迪同學。張迪表示非常榮幸獲得此獎項,同時感謝張岑父母設立獎學金以此激勵他們要像張岑老師那樣在理論物理領域的科研工作中不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