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微子與周圍世界的相互作用微弱,因此了解它們的最佳方法是收集盡可能多的有關中微子相互作用的數據,因此中微子探測器越大越好。
中微子探測器的最佳位置是在水下深處-當穿過水時,粒子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運動,并產生一種稱為切倫科夫輻射的光,可以進行記錄和研究(水也很稠密,幾乎過濾了所有其他可能干擾測量的輻射)。
西伯利亞的新型中微子探測器稱為貝加爾湖深層水下中微子望遠鏡(或貝加爾湖GVD),是俄羅斯,德國,波蘭,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的科學家之間的合作。它由2300多個可檢測切倫科夫輻射的球狀光學模塊組成。這些模塊像珍珠一樣串成串狀,從貝加爾湖表面以下2,500英尺延伸到4,300英尺。
莫斯科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拜爾·紹伊博諾夫(Bair Shoibonov)對法新社說: “由于其深度,貝加爾湖可能是唯一可以部署中微子望遠鏡的湖泊。” “我們需要最大可能的深度-超過一公里。”
貝加爾湖-GVD現在是世界上第二大水下中微子探測器,它的創造者計劃在未來幾年中添加更多模塊,所有這些都是希望獲得對神秘的“幽靈粒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