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與惠州市政府簽署建設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委托協議。該實驗室依托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等大科學裝置,將對標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力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戰略科技力量。
惠州市科技局局長黃育勛介紹,HIAF和CiADS兩大科學裝置主要從事基礎科學研究,而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更多是把兩大科學裝置的先進技術應用到生產中,聚焦先進核能、多能互補、化石能源高效利用,二者密切相關,但又各有分工。
中科院惠州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效果圖
中科院HIAF和CiADS兩大科學裝置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建設,多個關鍵部位的樣機研制已基本完成。HIAF將成為世界上首個超導直線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和儲存環組合的先進重離子研究裝置,CiADS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兆瓦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研究裝置。目前,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的工地上多棟大型建筑已現雛形,正加快工程建設,計劃2021年中建成。
在建的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胡正國介紹,正在惠州部署開展產業化工作,包括謀劃建設離子加速器高端制造產業鏈、醫用短壽命同位素生產南方基地、核孔膜研發基地、重離子輻照技術產業等。
具體來說,惠州計劃推動重離子在核微孔膜以及發光材料、納米特殊功能材料、超硬材料等新型材料相關技術應用和產品制造,培育發展重離子治癌裝備制造、輻照加速器制造、先進加速器設備配套等。同時,積極開展生命科學、生物醫藥、中子物理、輻照誘變育種等領域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并加大重離子在癌癥治療、腫瘤治療等方面的應用推廣。
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總體布局圖
粒子物理、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表示,惠州兩大科學裝置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都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和發展意義。以大科學裝置為媒,惠州將打造連通全球頂尖應用資源的科創高地,將進一步彌補東莞散裂中子源在產業應用性方面的不足,形成珠江口東岸前沿物理研究與生產配套應用協同并進、先進能源技術和材料探測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格局。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艷華表示,依托兩大科學裝置等項目,惠州將集聚眾多一流科學家,推動相關科技產業發展,助力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